經濟日報北京12月5日訊 記者顧陽今天從北京海關獲悉:全國通關一體化啟動以來,該關共受理進口報關單近40萬票,進口貨值達360.77億美元。據統計,北京口岸進、出口環節海關平均通關時間比去年大幅壓縮42%和25%,實現了貿易便利化水平和海關監管效能的同步提升。
北京是全國口岸通關一體化改革成效的縮影。今年7月1日起,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全面推開,企業可以在全國范圍內任意一個海關完成相關手續。口岸各相關部門以壓縮貨物通關時間三分之一為目標,依托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,以“信息互換、監管互認、執法互助”為機制化保障,跨地區、跨層級、跨部門通關協作邁出大步,全國通關一體化取得顯著成效。
為推進通關一體化工作,海關總署取消了進出口貨物通關中的專業審單和接單環節。中國電子口岸作為大通關重要的公共信息平臺,日均交換各類單證140萬筆,累計交換共享數據21.8億條。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將原來涉及4家口岸查驗部門的1781個數據元減少到731個,綜合簡化率達59%,實現數據“一次錄入、多次使用,橫向復用”。目前,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與海關總署、公安部、環境保護部等11個部委實現系統對接,標準版試點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,實現貨物申報、運輸工具申報等9大基本功能,日申報量超過15萬單。
此外,國家質檢總局建立了與抽批檢驗檢疫相結合的“審單放行”制度,每年可為企業節省吊裝移位費用13億元。口岸各相關部門通過跨部門合作,有力支持跨境電商、市場采購貿易、外貿綜合服務等健康發展。通過部門間信息互換與共享,推進進出口誠信體系、品牌體系和質量體系逐步完善,助力對外貿易由“大進大出”向“優進優出”轉變。